在祥健位於Kepong的家舒服地睡了一晚後,隔天被載到車站開始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是我先搭車回Serai Inn,大約九點找佩君會合,然後走去富都車站坐客運前往檳城。
昨天一整天都是兩人行動,沒想到這麼快就開始了單獨漫遊在吉隆坡市的Life Style,買車票時還有點小緊張(也不過就是跟售票員講一聲「Kuala Lumpur」而已XD),不過順利搭上車的節奏就彷彿在走自己家廚房一般的輕鬆自如、得心應手。雖然車速一樣龜,不過灑進車窗的陽光與眼前的諸多人種,可真讓我在第一天眼花撩亂地逛吉隆坡後,緩下來感覺到,我是真的已經身在國外,身在與台北不一樣的城市裡,正在旅行了。從Kepong搭回KL Sentral這段路上,心情跟每一個Station一樣Very Good了!
(在吉隆坡搭電車系統最新奇的一件事,就是每一站到站前的報站廣播中,都會用馬來腔英文講一聲「Station Very Good Now」,而且每一站都報,讓人很困惑到底他們這些站是Good在哪裡?會有什麼時候是Bad的嗎?換成台北捷運系統大概就會是,「善導寺站,善導寺站到了,善導寺現在很好」而且還會用國台客英語各講一遍XDDDD)
到了KL Sentral轉車也是毫不遲疑買票進出閘門,一路奔向Masjid Jamek站。本來我們查不到離境前一大早哪裡有車從民宿到LCCT,所以是打算離開馬來西亞的前一晚直接睡在LCCT機場,不過「出門旅行就要靠民宿老闆」,老闆告訴我們可以在附近的Mydin商場搭清晨第一班客運過去,加上我們要寄放行李箱在這裡,於是我們臨時決定第五天也要住在Serai
Inn雙人房,省得睡機場又危險又不舒服又沒地方洗澡!
Puduraya車站是吉隆坡往北邊的客運總站,離Serai Inn大約走15分鐘內,由於是舊車站,裡面比較沒有系統規劃,我們九點多進去以後面對諸多客運業者櫃台感到無從選擇,此時一位大姊看我們倆如此稚嫩無知因而上前問我們要去哪,我們說要坐到北海Butterworth,她就立刻把我們拉到他們家「Yakin BG」客運櫃台前說立刻有車,「NOW」!感覺價錢沒有跟網路上查的差多少,我們也就買了車票,依照大姊的指示走下去地下一樓的月台找車,豈知這就是我們今天客運噩夢的開始!!!
一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是哪台車,所以只好胡亂地問司機,誰知道月台上的司機們告訴我們還要等一陣子,這一等大概也有快半小時,WTF!!!車子好不容易來了以為終於可以出發了,可是左等右等等等等了又等,司機遲遲沒有動靜,最後竟然等到車子陸續坐滿人了才開,而發車時已經是一個半小時以後了!
NOW???
那位大姊真是有夠會睜眼說瞎話的。非常可惡!
發車慢也還只是開端,沒料到的是行車速度也極度慢,完全堪比電車速度。印度司機先生好像很享受附近行車超越他的快感,但這種快感我們絲毫無法理解呀XD 更可惡的是途經怡保一個休息站後,一位印度女子上車來坐第一個位子,接下來她就不斷不斷不斷跟司機聊天,兩個人雞哩瓜拉聊得火熱不已,於是整台客運大巴士以一種無可置信的龜速行駛在公路上,原本預計5個小時的車程似乎拉長到6個半小時,下車時要不是陰天,我們就可以看到無限好的黃昏夕陽了吧。
下車地點一樣是非常不確定,中間還跑去問司機,最後這台車停在一區像台灣港口邊那種魚市場與鐵皮屋海鮮餐廳集散地的外邊,司機示意這裡就是Butterworth了,半信半疑地走下來發現這裡全沒有任何指標,求助無門的我們只好趁車開走前再問司機如何去搭渡輪,原來是要穿過那一整區小餐廳,接著就會看到北海客運轉運站,(但為何這台車不肯停進去轉運站呀?)再直走穿過轉運站繼會看到一條走道,標示著往Ferry或是北海火車站(KTMB線)的方向。總之帶著一整天的旅途疲勞與困惑與不爽XD,我們終於可以坐渡輪到喬治城了。
過渡輪閘口時有看似售票亭的地方,但其實那不是,那裏面的人員只會換零錢給你,你要在過閘口的機器上直接投零錢才可以進去,這件事讓我們跟亭內的人員來回詢問好幾次才摸索出來,不過幸好是順利過關。
渡輪分成上下兩層,下層全部是車輛,上層則是有車也有乘客。吹著舒服的海風(但要慎選方位,如果一直被太陽曬到依舊很熱)大約15分鐘吧,就會抵達喬治城的碼頭了。
我們這次的民宿在檳城的MoonTree47,位於檳城島上、馬來西亞第三大都市的George Town喬治城內。要坐客運到喬治城,一來有直達車(但好像會多一小時車程),二來可以像我們這次的選擇,坐到隔一個海灣的北海Butterworth,然後在碼頭(jetty)坐渡輪(ferry)過去,根據本來就是檳城人的Serai Inn老闆說,從北海ferry過去收費一次,但是從喬治城坐回來是免費的!所以這麼有趣的交通方式當然要體驗一下。(然後直到此時,我們也還沒決定如何在結束檳城部分後前往馬六甲的交通,一切就是要交給MoonTree47的民宿老闆XD)
之所以會選擇住在MoonTree47,一方面是在比價網查民宿時有看到,覺得那種傳統華人建築與擺飾非常有特色,二來是覺得非常眼熟,後來想起來,是大馬歌手易桀齊有把他們之前巡迴時,在月樹47的照片PO在Facebook上過,想說在馬來西亞期間也沒住到比較有特色的民宿,就決定在檳城的部分選了這家的雙人房(RM80/一晚)。這家的老闆之一Dickie也早早回信,讓我對這家民宿印象很好,也很放心。拿著Dickie先前e-mail給我的喬治城地圖,我們就從碼頭開始順著指示出發。
進到喬治城可以立刻感受到完全不同於吉隆坡的城市風貌。檳城在18世紀被我們也很熟悉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租借」去做為英國海軍基地與貿易港口,而後越來越多華人被鼓勵進入檳城工作生根,也因此一直以來這裡的華人是佔多數。街上依舊留有英式建築,也有傳統中式老屋,中西地景交錯,而隨著四處可見的炫麗人力車,滿溢其間的則是帶著休閒度假感的三兩遊客群與當地市民生活工作的痕跡。
一路沿著Gat Lebuh China- Lebuh China走過,我們經過了一整區印度街,掛滿金盞花串的小攤販與笑容滿臉的印度人,多走幾步卻又到了這裡華人信仰中心「觀音亭」,此時我們完全是真心誠意地向觀音菩薩感謝旅途至今的順利,也祈求接下來一路平安(都要哭了!)過了天后廟,巷子裡滿是各有特色的民宿、背包客棧或小酒吧,交錯著當地居民住宅,形成非常特別的城市氣味。之後大約20分鐘我們就抵達了MoonTree47(一度是眼瞎沒看到招牌而走過頭。)
Dickie戴著黑色文青膠框(文青點數+5),是個外型看起來非常「品冠」的,資深文青XD這一點從民宿內擺飾即可略窺一二。推開傳統木雕大門,屋內滿是舊時代的用品(文青點數+40),從桌到椅,從木櫃到裡面的茶杯壺具,每個細節都顯示出蒐集者的喜好與用心;這家房子之前是坐生意的,所以甚至還保留著桌面上有個洞可以直接丟錢進去的掌櫃桌呢。我們被安排在二樓靠街面的雙人房。
房間相當寬敞,同樣的在每個細節都非常back in the days,特別的是即使屋外炎熱不已,一進屋內就特別涼爽。
仔細一看,一樓以上的木造設計,在牆壁靠天花板的部分是用交叉的窗格而不是木板隔開,所以空氣與涼風是流動的,這對不爽一整天的我們來說可是一大福音XD
洗澡間也在二樓後院,雖然是用磚頭與鐵皮砌起來的兩間澡間,但是整體風格卻完全符合一樓的時代感,甚至洗手檯還是用傳統洗臉盆呢。
沖完涼之後我們就決定去大街上晃晃並且吃晚餐。除去客棧民宿不說,這裡的街景讓我們覺得完全是回到黃飛鴻的時代,處處是華人會館、武館、祠堂、藥店、國術館等等,比對著西式建築,既衝突卻又一起融合在那名曰時代感的舊意識、老氛圍裡,完全就是一句飛鴻與十三姨的「愛老虎油」啊!
今晚的檳城也十分迷人,白天穿梭在巷弄間保持禮貌嗅吸喬治城的新舊氣味,夜晚則是最佳時機撲向大街對攤攤美食揮軍直下。我們來到Lebuh Chulia大街上的7-11附近,這裡各家攤位的美食香味生猛有力地向我們進攻,絲毫不客氣,一時我們也慌了陣腳不知從何選起,最後決定入境隨俗吃些當地小吃。
一開始我們看到有人在吃咖哩麵,只是不知從何點起。後來點了果汁坐在一攤專賣炒麵的攤位,向隔壁會說華語的阿姨攀談詢問後,我們各點了福建炒(把油麵跟米粉炒在一起)與伊府麵(麵條好像是油炸過的),至於那個滋味如何我想只能實際體驗頓悟,無法用文字立言說明,大概也只能以謝天做為結論吧。
有趣的是這一餐跟與我們同桌的阿姨相談甚歡,住在附近的她也很常特地騎車來吃這裡的炒麵。她也建議了我們隔天早上可以去升旗山看看,剛好與我們的預計行程一樣,看來旅途中最美麗的不只是風景更是人XD(年紀大了真的會一直做出老派的結論)
吃完飯我們看到Dickie也出來買晚飯,豈不就站在我們吃麵前才經過的一攤「沙嗲王」!這一攤賣沙嗲雞串的就在7-11斜對面的交叉路口,無時無刻冒著失大火一樣的灰煙,據我跟佩君推斷,沙嗲美味的秘訣應該就在於有沒有失火吧,要是沒有失火大概就不好吃了。
本來覺得一次要買10串RM6元有點太多,但看到連Dickie都買了,實在忍不住就坐下來吃,沒想到10串居然不知不覺就啃光了,真的是不能小看美食的威力,就這樣被沙嗲征服。
至於飯後當然也要來些甜點,都到了馬來西亞當然是要一嘗台灣沒有的煎蕊Chendol囉!煎蕊就是照片裡那個綠色的米苔目,但雖然是做為甜點,煎蕊本身卻是鹹的!再搭配上大紅豆,在嘴裡幻化成非常奇妙的鹹甜複雜口感,大概也是種flavour of life吧。我個人是沒有很愛,但佩君姊似乎愛上了煎蕊以至於她之後在馬六甲又點了一次XD
之後我們就開始了喬治城夜遊。當晚的愛情巷Lorong Love一家大廟的對面空地,似乎在舉辦酬神性質的野台演唱會,整個規模十分工地秀,遠遠地我們就可以聽到一些像「熱情的沙漠」一類的經典國語老歌翻唱,我們靠過去看還發現現場有警察鎮守呢,台下其實人並不多,除了一些當地人大概較多的是圍觀的外國旅客。
晚上我們又經過觀音亭往北走,來到聖喬治教堂 (St. George’s
Church),夜晚亮起白燈格外莊嚴幽靜,但也因此實在沒什麼好逛的XD回到7-11附近我們走到一個小攤子前,發現居然有賣Apom,一個只要RM0.5,二話不說就拎一手走,走是要走去哪呢?
我們今晚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就是吃飯前亂晃發現的Local印度小攤販,就位在Lebuh Chulia上靠近Lebu Cinta路口附近,這家店看起來就很像台灣檳榔攤用的那種攤車,而這個組合完全就是要重現昨晚的拉茶+Apom那道地的精神,於是我們就斗膽挑了一桌,坐在一群印度人中,只憑印象中的發音跟老闆點了Tee Terik,居然也是讓我們成功了,當下真覺得我們倆可以說是華人的驕傲。
這家街邊小販拉茶的茶味就很重,完全是我喜歡的奶茶類型,這個地道的滋味直到現在都還是我心中的最高標準!
回到月樹47休息,這時候才好好靜下心來看看這家民宿,原來他們還有把店後空間(還有個天井呢)兼營咖啡店(文青點數+35),還有一整櫃的底片機(文青點數+15),還養了一隻貓(文青點數+5),許許多多細節讓文青點數輕鬆破百,台幣800元夜宿至此夫復何求啊!
(連收據都這麼假掰實在太令人激賞了呀!)
在google找民宿看到了你的文章!
回覆刪除serai inn真的不错嘛?
还有哦在马来西亚 主动来找你的卖巴士票的人 都是奸商 奸商
就還滿經濟實惠的,雖然房間都很小但如果就只是找個交通方便晚上又安靜的地方睡一覺倒是不錯,可惜就是沒有電梯要自己搬行李上去
回覆刪除